12月6日,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在京举行。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杜安德(André Driessen)、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龚元石、瓦赫宁根大学校董事会成员Martin Scholten、荷兰皇家菲仕兰首席执行官鲁乐夫( Roelof Joosten)等出席了活动。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是在中荷两国深化乳业合作的大背景之下,由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荷兰皇家菲仕兰三方于2013年11月共同筹建,旨在通过分享荷兰乳品专业知识提升中国乳品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及生产力水平。中心成立三年来,先后吸纳了多家中外知名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涵盖了奶业链中的奶牛养殖、饲料加工、奶牛育种、乳品加工、奶业金融支持、奶业科技创新等重要环节。

领导致辞

姜沛民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三年来,随着中荷两国多个合作伙伴的鼎力加盟,中心为中国奶业的发展,乳品的产量、安全和质量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荷双方奶业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尤其是在中国大力推广的"从牧场到餐桌"的奶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体系,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农业大学在畜牧科学和乳品生产管理等方面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希望以此次中心未来三年的合作启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奶业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进一步聚焦中国奶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心的各方面实力,力争使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为国家级的、引领奶业技术研究的一流平台。

Martin Scholten

瓦赫宁根大学校董事会成员

作为创始合作伙伴,向中心三周年表示祝贺,中心搭建的平台促成了瓦赫宁根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以及其他中心伙伴的合作,有效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享誉国际,这3年只是中荷合作的开始。我们期待这种合作在未来得以延续,继续保持中心的创新活力,同时通过强大的科研教育项目,遍布中国的示范性牧场,以及经过培训的牧场专家,为人们带来更安全营养的乳制品,共同营造奶业光明的未来。

杜安德(André Driessen)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

中心在中荷双方政府的支持下,过去的三年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希望今后中心在中荷奶业合作方面进一步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为所有奶业从业人员搭建一个合作互助的平台,将中荷科研成果和新技术传播得更远。

鲁乐夫(Roelof Joosten)

荷兰皇家菲仕兰首席执行官

接下来,希望将中荷合作伙伴企业的理念、实践通过交流能真正地落地下来,将先进的奶业知识和经验传播得更远。他也表示,中心今后的目标将进一步拓宽,除了关注奶业质量安全问题以外,也将着眼于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加入中心,一起分享荷兰奶业“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知识和经验,共同为促进中国奶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献策献力。

高鸿宾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虽然起步比较晚,刚刚成立三年,但是这个奶业中心已经为中国奶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不仅对中国的奶业进行研究,而且对世界的奶业,和中国奶业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奶业发展的走势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对问题的存在也能做出明确深入的研究。我希望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能够进一步提升,变成国际的专业平台,是多边的。不仅研究外国的,也要研究中国的,把它结合起来研究,为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稳定发展、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智才

农业部总畜牧师

奶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也是中国畜牧业中最具活力和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中荷奶业合作起步早,领域广、基础牢,至今已有30多年的合作历史。我希望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能始终不忘初心,不断努力,将荷兰奶业完善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建设到中国,并结合中荷奶业发展的特点,形成一套全新的、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牧场,从牧场到餐桌的优质、安全、高效的奶业技术体系,为中国奶业的进退迍邅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胜利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主任

未来,中心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除了三方奠基人以外,我们希望在国内除了中地、花花牛,还能有更多国内牧场的合作伙伴。

希望把白皮书能够写得更好,能够更加反映中国奶业。中心跟荷兰合作的奶牛信号系列丛书,这系列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之大,有几大语系,拉丁、英语、中文、俄语众多版本,我们继续把没有翻译的部分完成。我们希望未来提升中心的品牌认知度,从现在国内认知度比较高的中心,成为一个受到行业尊敬的机构,最后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

校友会

曹志军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中国规模牧场成母牛长寿性研究报告》分享

奶牛的长寿性可以划分为四个指标:实际寿命、生产寿命、利用胎次和年平均淘汰率。前三项是奶牛个体长寿性指标,而年淘汰率是作为群体奶牛长寿性的衡量指标。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加拿大等单产高的国家,奶牛终身产奶量反而不如荷兰、英国等利用胎次更高的国家,这意味着单产优势并不代表终身效益优势,同时奶牛使用年限是反应奶牛终身产量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

深度调研全国100家百头牧场从2013-2015年成母牛淘汰明细和牧场基本情况后,我们发现,目前我国规模牧场成母牛长寿性在逐年递增,但仍具较大提升空间和潜力;成母牛淘汰原因前三位依次是繁殖问题、消化代谢类疾病和乳房疾病;主动淘汰比例低,牧场淘汰记录工作存在缺漏;产后60天以内淘汰的比例最高。

我们建议:牧场应加强对奶牛长寿性指标的关注,完善淘汰记录;通过提高奶牛福利,最小化疾病发生率;持续进行奶牛长寿性的调研工作,完善补充国家数据。

石小平 圣牧高科套海牧场场长

奶牛信号学习感悟

我是2016年7月参加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奶牛信号学”培训班。不得不说,这次培训真的让我的“养牛观”有了巨大的转变。

过去,许多老养牛人总是有点“自以为是”,牛应该吃什么、喝什么、要什么,是根据他自己的想法来判断的,你问他事实依据在哪里,他怎么也说不出来。而“奶牛信号”教会我的,就是“以牛为本,回归本源”,要从牛的思维和角度来思考它想要什么,而且要究其本质,搞清楚它为什么想要。

在来之前,我一直觉得我带牧场十几年了,经验这么丰富,一定强过其他人,但上完课,我发现原来有一些经验都是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误导。比如,犊牛出生之后,我们会给它垫垫草,但垫草到底要垫多厚?这个厚度又要怎么量?大家标准都不一样。培训之后我知道了,不一样不代表是错的,因为每只犊牛本身也都是不一样的,只要它躺在垫草上时,四个蹄子看不见就是合适的。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根据奶牛的表现来调整。

学习结束之后,我还将奶牛信号学的内容分享给了我们公司其他牧场的场长,大家都表示内容非常实用,希望以后有机会也能参加中心的培训。

张春月 荷兰瓦大博士生

在瓦大的学习与生活

我是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输送到瓦赫宁根大学学习的第一批硕士生,目前主攻的课题是《UHT奶的稳定性研究》。

瓦赫宁根大学是在健康食品及环境科学领域非常杰出的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目前,瓦赫宁根大学拥有超过一万名学生,其中,来自全球其他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占到了25%。在这里,你可以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并从多元的文化交流中获益。值得一提的是,瓦大的学生:教师比例为7:1,教学资源也是全球领先的。

在荷兰的这几年,我觉得我的学习和生活都进行得非常顺利。课程一般是早上九点开始,我们经常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形式进行;十一点,我们会针对研究课题,一起到实验室开展课程实验。下午的工作基本还是在实验室度过,有必要的话大家还会再一起开讨论会。

欧洲的同事们对待工作的态度都非常严谨,效率也都非常高,这也督促了我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李铁 正大集团销售经理

收获的知识和友情

我研究生时期的研究方向是反刍动物营养,现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提供反刍饲料技术服务。

2016年三月底,我参加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组织的的第七期“奶牛大学”培训班。说实话,几天课程下来,不管是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环境,还是学员之前的相处,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白天,我们会上许多基础理论课程,了解和奶牛相关的知识;下午,马上就到牧场实践,把知识进一步稳固;除此之外,学员们几乎每个晚上还要在宿舍开小型的研讨会,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一聊就能聊到半夜。后来,研讨会还延伸成了报告会,我们会每人准备一个主题,与所有学员分享自己擅长的业务和知识。

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此培训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进过牧场了。通过这次培训,我又重新拾起了许多读书时的知识。到牧场后,也能知道要从哪些方面考量牧场、帮助牧场提升效益。“奶牛大学”课程真的非常有价值。

邵大富 《中国乳业》杂志社市场部经理

我眼中的中荷奶业

2014年,生鲜乳的销售价格大幅下跌。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一场针对于此举行的重量级行业内部讨论。一天下来,16页笔记,我第一次对“奶业”有了如此深刻的了解,全产业链、全球化、国际贸易、大包粉、还原乳等关键词让我产生了许多的思考,我与中国奶业的缘分也就此开启。

走过全国大大小小的牧场后,我看到的中国奶业,其实不管是规模、企业性质还是养殖方式,都非常多样化,这和我们广阔的国土、复杂的民族情况分不开关系。有幸参加过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组织的荷兰考察团后,荷兰的奶业又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合作”是我印象里最深的一个关键词,例如,他们的全产业链就是一种高度的合作,我认为与此理念相符合的人才素质、文化内涵、行业规则也是荷兰奶业领先的条件之一。

荷兰是奶业强国,中国是奶业大国,两个加在一起,必然造就奶业强大的国家,我相信这也是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存在的价值,搭一座桥梁,链接世界级优秀资源。

苏昊 东石北美牧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荷兰奶业考察体会

2015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荷兰奶业考察团。如果要总结参加那次考察团的感受,我有两个“最”字可以形容。一个是“最全景式”:考察内容的设置真正将荷兰奶业最为骄傲的全产业链结构,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大家。另外一个是“最具深度”:这个深度是从时间线上展开的。它让我们看到荷兰奶业世世代代的传承,荷兰所有企业、人民为产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有一些方面,荷兰的领先不是因为技术,而是观念和思想上的高度谨慎和统一。

未来行业会变成什么样,我不敢期待太多,就我自己或者就东石而言,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项目开发,能让中国消费者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奶牛的故事、牛奶的故事,让他们对国民品牌有更多的忠诚感。我也期望,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未来可以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窗户的作用,促进中荷之间的奶业、文化、智库交流。除此之外,我祝愿所有的行业从业者们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为中国奶业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佳莹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与牛精英

“牛精英”与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之间的故事太多,我想从理念、合作、收获、未来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理念,我简单的总结了一下“牛精英”与中心在理念上的共同点。第一,受到全产业链的支持;第二,致力于优化国内外行业资源;第三,致力于打造产学研共享平台。在这三个方面的高度融合,让“牛精英”与中心之间的合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在合作方面,中心的许多项目机会都开放给了“牛精英”。例如,从第一期的“奶牛大学”、“奶牛信号学”培训课程开始,就已经有“牛精英”学员全程跟班和旁听。而且,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能够更深入合作的机会。

第三个是收获。我们能看到的“收获”,可能是证书、合影,这些东西能证明你有这一次经历。但,真正宝贵的,是你因此而改变的思维和做事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未来。“未来”这个词的意义太广泛,其实就我而言,这里就是未来,现在就是未来,未来是通过现在这一刻所有的努力,达成下一刻所有的美好。

科研成果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已经启动了一系列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课题。这些课题都是推动“从牧场到餐桌”奶业质量安全建设相关的关键环节和亟待攻关的重点技术。目前我们在研的课题涉及饲草料生产加工、青贮加工、饲喂效率、规模化牧场经营效果、牧场管理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领域。课题的资料请与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联系。

中国奶牛饲喂效率的研究

原料乳体细胞数对UHT乳品质的影响

中国规模化牧场成母牛长寿性研究报告

牛场粪污管理与对策研究

奶牛瘤胃微生物对呕吐毒素的降解功效

京津冀地区奶牛养殖规模与经济状况分析

回首中心三周年
中心成立、多个荷兰技术中心成立、新合作伙伴加入
培训、实地勘察培训
荷兰考察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944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topic_carousel/topic_carou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