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故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古以来,土默川平原就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饲养业一直是这里农民基本的谋生手段。土默特左旗就位于这片富饶之地,养牛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县,目前奶牛存栏24万头。近两年,圣牧高科犹如一匹黑马,短短的两年时间,投建17个牧场、奶牛存栏4万头。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引起了业内很多人的关注。

  2011年11月,荷斯坦记者来到了位于土默特左旗的圣牧高科第三牧场。在土默特左旗,家家户户都养牛,一路上看到很多小牧场、奶站以及田里放牧的奶牛。开车通过公路穿过一大片玉米青贮地后,远远的就看到了一个现代化的牛舍。蓝色的彩钢棚顶,白色的采光板。走进牧场,一行醒目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我们靠奶牛生活,奶牛如同衣食父母,我们要像善待父母那样善待奶牛”。

牛场人物

韩斌军  养牛需要100%的努力和付出

职位 场长 毕业院校 内蒙农大 学历 本科 牛龄 6年 爱好 上网查资料、带领牛场员工集体活动

养牛感悟  养牛很辛苦,需要100%的努力和付出,作为一个场长,需要关注牧场的每一个细节,切实的去为奶牛服务,使奶牛舒适度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奶牛的遗传潜能,达到高产高效。

  在圣牧高科的这两年,从建场之初开始养牛,到现在牧场的渐入正轨,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最初来到圣牧的人知道,我们付出了很多,当然也看到了回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奶牛在牧场幸福的生活,牧场的员工快乐的工作。

敕勒川阴山下的现代牧场

    盐碱荒地上的现代牧场

  圣牧高科第三牧场建于2010年3月,牧场所建之地当初是一块盐碱荒地,可因为当地饲草料充足,加上交通便利,离村庄较远,所以公司总部选择在此建奶牛场。5月,牧场开始进牛,当时每头牛以8500元的价格购买当地老乡的牛。牧场一边建设,一边养牛。

  2010年7月,内蒙遭遇50年罕见的高温,新购牛进场后,热应激较严重,再加上奶牛对牧场环境不熟悉、饲草料的更换等,当时奶牛发病率高,部分牛只精神状态较差,产后牛的产量也相对较低。在牧场进到2100头牛的时候,有300多头状态不好的牛,兽医组7名员工,从早晨5点上班,一直到晚上12点半,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5个小时,但他们一直坚持下来,对300多头精神状态不好的牛一直悉心护理治疗,最后这些牛全部治愈,产犊产奶。


  睡牛舍 建围栏养牛 90天交出第一罐牛奶

  圣牧高科三牧的员工,很多都是韩斌军场长以前的团队,在韩场长来到这个牧场后,这些昔日的“战友”也来到了三牧。2010年,是圣牧高科三牧非常艰难的一年,5月,大量的牛从外面运回来了,但部分牛舍还没有建起来。全场员工就用围栏围起来养牛,因牛场内没有蓄水池,有时候还要从外面拉水回来饮牛,在那个时候,牧场所做的一切还是最原始的养牛状态,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都期待着牧场的逐步完善,最终把牛养好。

  牛有了,人也有了,可员工宿舍还没建起来,当时牧场只能搭帐篷、建简易宿舍解决员工休息问题,每个简易宿舍里住着12个人,中午大家根本无法休息。韩场长和他的团队就在牛舍内铺张凉席,和牛同睡,夏天的时候,蚊子很多,牛舍也很热,根本都没法好好睡觉。

  而当时由于圣牧高科总部的人对养牛不是很了解,他们对每个牧场都下达了任务,平均每头牛的日单产要达到20公斤以上。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日单产达20公斤,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在炎热的7月,这么恶劣的养牛环境下,许多牛应激产犊,加上牧场所有的牛都是从当地老乡买来的,遗传性能有限,要完成总部的这个指标绝非易事。

  建场之初的前三个月,韩场长和他的团队就这样睡在牛舍,在很多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养牛,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第一个月他们把牛舍建好了,第二个月把水槽安装了,第三个月把饲草库建好了,就这样,他们一点一点的完善牧场的设施。天道酬勤,这么多的付出、汗水终于有了回报,2010年8月2日,牧场交了第一罐奶2.6吨,9月份,平均日单产达到22公斤,每天交奶17吨(提前完成公司下达任务),在产量最高峰的时候,达到单产23.9公斤,日销售奶达32吨。


  “以牛为尊”签责任状养牛

  外界对圣牧高科有一种看法,流传着一句话:“对人比较抠,但对牛投资毫不吝啬”。以牛为尊的养牛理念,深得养牛行业的人心。在圣牧高科三牧,对牛的投入非常大,牧场的饲草原料都有严格的要求,由总部统一采购优质的原料,在设施设备上都用国际最先进的。牧场现在用的挤奶机是韦斯伐里亚,TMR用的是司达特,牧草用的是优质苜蓿。牧场每一位员工的工资首先跟产奶量挂钩,然后跟牛的健康状况相关。每个员工都有责任状,部长会跟员工签责任状,场长跟每位部长签责任状,总部跟场长签责任状,每个员工的工资都跟责任状最后的完成情况挂钩。

  多样性管理员工

  很多牧场的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可在圣牧高科三牧为什么有一帮人在建场之初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选择留下来?他们在人员管理方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韩场长介绍说,“在很多牛场,员工的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有文化水平很高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但也会有一天书都没念过的饲养工、清粪工。因此圣牧高科三牧在人员管理方面采取多样性的管理方式,分开管理。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管理所有的人。对于学历较低的农民工管理是一个方案,而对于大学生、研究生等一些技术人员管理又是另外一个方案。”

  另外,在用人留人方面,牧场对于年龄稍大的一些人,以较好、合理的待遇留住他们,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对于牧场的年轻人,就是用好的事业及发展吸引留住他们,让他们有很好的升职机会,并且在牧场学到新的东西,在工作中提升锻炼自己。


  成本核算 提高牧场盈利

  圣牧高科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特别注重成本核算,细化到每头奶牛的成本。对于每头牛的油耗成本、用电量、奶厅清洗费用都有指标。2011年10月,牧场的奶厅清洗费用是0.6元/头,平均每头牛用电0.63度,油耗0.1升/头。此外,为了提高牧场盈利水平,控制饲料成本,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及泌乳天数,严格按高、中、低分群饲养,并依据产奶量提供最合理的日粮,保证合理的投入与产出。


  注重细节 提高奶牛舒适度

  因为牧场的土地原先是盐碱地,属于低洼地段,雨天运动场内容易积水,为了方便排水,牧场花费40多万将牧场的每个运动场垫高,再在上面铺一层沙,现在牧场运动场比外围路面高出30公分,保证了排水的畅通,“中雨不泥泞,大雨无积水”。

  另外,牧场的卧床每两个月补垫一次沙,全年把所有的沙都清理一次,重新垫沙。牧场每天都有员工定点去整理卧床,摊沙、平沙。为了让奶牛更舒服,他们还给奶牛听音乐,给牛挠痒痒。为了让奶牛随时随地都能喝到水,牧场在挤奶厅的通道,运动场都放置了水槽,并由专人负责,保证奶牛的饮水。

  牧场在建设之初,奶厅的挤奶通道设计很窄,最多只能允许两头牛并排通过,为了让奶牛在挤完奶后尽快回到牛舍采食、休息,牧场在建设时把原有的的回牛通道拓宽到6米。牧场的青年牛舍是露天的,冬天下雪后,北风吹得很厉害,为了让露天场的奶牛舒服过冬,牧场安装了挡风墙、遮雨棚。

牛场风光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038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Template_nc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