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故事—呼市陆和 【李喜忠】

人民网财经 点击:1307 日期:2012-05-16 08:57     [ 字号: ]

 养牛不在多,关键得养好

 

【奶农微笑系列之李喜忠篇】

【奶农微笑系列之贾春涛篇】

【奶农微笑系列之郑克祥篇】

 

  夕阳西下,距乳都呼和浩特市数十公里外河滩上一家敞亮的庄户院里,奶农李喜忠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正跟老伴唠着家常。远处,儿子开着拖拉机,正给牛群添加“晚餐”。微风拂过,院外河滩上林声簌簌,点点郁郁葱葱。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沙丘,那时李喜忠的心中也曾是一片荒凉。

  “24岁退伍,我跟几十个战友一起回到老家。其他人不少都分配到法院、政府等单位,而我因为出身不好,只能回到农村,当时看到战友们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李喜忠回忆起这段往事,脸上的皱纹显得格外深。如何谋生,成为当时摆在老李面前的最大难题。为了不拖累参军前就认识的未婚妻,耿直忠厚的他甚至主动向她提出分手的想法。

  可是,未婚妻却认定了这个老实本分的意中人:“我就鼓励他,好好在庄户上干吧,咱们自力更生。我不管别人开小车,你套车我也跟你走。”老伴当年义无反顾的坚定支持,伴随着李喜忠走上了不平凡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两口子始终摸不着门道,养过猪、放过羊、开过鱼塘,还办过砖厂,用李喜忠的话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我都养过。”说起当时的创业经历,轻松中还不乏俏皮,但其中的心酸曲折却曾经让这对纯朴的夫妻备受打击。“那会儿挣点钱,很快就全部赔光了,做什么都不成。”

  一次次的经验教训也让老李逐渐意识到,创业不能脱离开市场与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乳业发展的春风从内蒙吹起,敢想敢干的老李再一次做起“吃螃蟹的人”,在当地和外省搞起了十几个奶站,跟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后来还办过奶厂。1999年,内蒙迎来了乳业大发展,挣到些钱的老李干劲更足了。与此同时,老李有机会参加了几次养牛培训班。通过专家的介绍,李喜忠第一次萌生了自己养牛的念头。“两个人四只手,他做什么我就支持什么。”,在老伴的支持下,李喜忠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钱买了33头奶牛,租下一片荒无人烟的河滩沙地,开始了自己的牧场梦。

  “我家老李一是能吃苦,二是爱搞事业。”这个老伴及村民眼里出名的老实人,养起牛却挺精明——买牛的时候专挑品种好、怀胎的母牛,养没多久就产下20多头小牛犊。别的奶户嫌养小牛麻烦,老李却像藏宝一样从别人手里收购了20只。没过多久,老李的牛群数就达到70来头了,成年牛可以产奶,小牛犊则日渐壮大。老李把自己养牛的方式形象的比作“滚雪球”:“挣了钱,先给牛吃,我们再留点,剩下的钱能买三头就买三头,能牵五头就往回牵五头。”就这样,李喜忠的牧场硬是一点点的“拱”了起来。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反映的正是人们对养殖业风险控制的担忧,对于“半路出家”的老李来说,更是充满了艰辛挑战。2009年,老李因管理不当,死掉了70头奶牛,经济损失达数十万。“是利乐公司组织的学习班,在这个时候帮助了我。不懂方法就开始养牛,是出现各种损失的主要原因。”经历挫折之后,李喜忠对如何养好牛有了清晰的认识。利乐是一家来自瑞典的包装系统供应商,主要业务是给牛奶饮料等生产厂商提供包装材料和加工灌装设备。老李养牛与这家公司的关系又是从何说起呢?

  缘起2005年,老李参加了“利乐原奶支持项目”举办奶牛饲养技术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奶牛养殖知识和技术。这个项目正是利乐系统化支持原奶建设,推动中国乳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众多行动之一。利乐公司虽然只是乳品产业链上接近下游的一环,但是这家公司一直认为,奶源兴则奶业兴,只有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都健康发展,才能让整个乳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多年来,包含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学生奶奶源升级计划、奶农学校及中瑞奶业研究中心在内的“利乐原奶支持项目”覆盖到数以千万计的奶农,使他们获得专业培训,提高了奶牛饲养、牧场管理技能。

  “每年我都去听利乐奶农学校的课,学到很多养牛经验,比方说怎么改良奶牛品种,粗细饲料搭配喂牛更有营养。咱文化水平低,通过专家指点,咱就有了发展方向,就是要进行科学养牛。”谈起来自奶农学校的养牛经,老李就收不拢话匣子。

  培训不仅带来了技术,更树立了正确的养殖观念,比如优秀高产的奶牛并不是想象中的膘肥体壮,而是体瘦清秀,比例适中。老李对养殖规模也有了全新认识,“利乐奶农学校教会我,养牛不在多,关键得养好。适度的规模化才能带来稳定的效益,人家的牧场大多是两三百头的规模。我也不打算多养,最多就300头,不好的就淘汰,这样牛奶质量才好。”如今,老李的牧场存栏量已达200多头,并且拥有收割机、饲料投喂机、挤奶机等多种先进农机设备,资产近千万,称得上当地的龙头奶户。通过采用机械投喂混合饲料,以及卫生、高效的机械挤奶,不仅大幅提高了奶牛单产,原奶品质也更有保障。“现在我的牛每头每年能产奶6吨多,质量也好,赶上大牧场的水平了。像我这样的个体奶农,只要能养好牛产好奶,大企业都抢着要。”

  当初老伴总说:“两个人四只手,他做什么我就支持什么。”老李觉得,没有爱人的支持,自己不可能坚持到今天,一定得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当年的穷小子已经是三代同堂的养牛大户了。同样参军回来的儿子已经跟随父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好手。当问起老李的退休打算,他笑呵呵的说:“干到老学到老,我争取再干十年。退休后,担子就交给儿子孙子了,他们能干得更好。”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634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video_detail